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海河沿岸有人家

第21章 摇橹捕凤的真相

众人一听顿时眼睛明亮,还真有人记得演过《摇橹捕凤》这个场面。只是林木同的话把这帮第三代老艺人们都说愣了,不是他们演的那还会是谁演的?

“我不记得有谁演过啊。”汪洪桐摸了摸秃头非常疑惑,不是他们这一帮,他也没想起来是谁演的啊。

林木同翻了个白眼,没好气的看着这帮满脸疑惑的人:“你们记得个屁,你们都没去,做梦记得去。”

这下更把这老几位给说糊涂了,当年他们可是长歌老高跷的主力,他们不去谁去的,谁演的?没有他们谁也演不了。

经过林木同这么一提醒,汪洪庆似乎想起来了。

“哦……我想起来了,是不是在毛纺厂那次的表演赛?”汪洪庆一拍大腿,对了,这就对了。

在他记忆里就说表演过《摇橹捕凤》这个场面,可是一直就没想起来哪个场合表演过,一般高跷队去表演都是正月十六接驾才会出会的,出会的时候就他带领的这帮第三代出会。

要不说在他接驾出会的记忆里没有表演过《摇橹捕凤》呢,原来是在别的场合。

“多前的事儿?”汪洪桐疑惑的看着汪洪庆。

“你们那次罢演的事儿。”汪洪庆脱口而出。

“我也记起来了,那次是我们老伯去演的。”郭金桥也想了起来,他有个亲弟弟叫郭银邦,属于长歌老高跷第四代艺人。

只不过这个第四代就没有拜师那么一说了,谁有空谁就教一教,最后也没有师父,直接就踩上腿子演去了。

从四代之后就没有了拜师这个仪式,高跷艺人们也就没有了正式的传承。

“对,是银邦、江河那帮小不点去演的。你们都不去罢演,我没有办法,老会头也发话了让小不点去演,就是那场表演赛那帮老人们临时教给那帮小不点《摇橹捕凤》一边指挥一边演的。”这下汪洪桐完全想起来那时候的情况。

当时津城市政府牵头,联合河北、燕京三地民俗花会表演队进行交流表演赛。

地点就定在了当时的蛤沽镇毛纺厂的大体育场里,河北出的是武高跷、背搁、杂技;燕京出的是武术、舞狮、龙灯;而津城出的是文高跷、旱船、竹马。

整个一个大津城只出三个节目,由于在蛤沽镇主办就给了一个名额,原本定的是青风老高跷进行表演,这让长歌这帮艺人们很是上火,就去找镇领导去闹意见。

没想到镇领导没有理睬他们,态度十分强硬,最后气的这帮长歌高跷艺人都闭门不出了连去看的兴趣都没有。

然而随着表演赛的日期接近,不知道为什么原因青风老高跷说什么也不参加了,说是和领导们也闹的不愉快。镇领导无奈之下又找上了长歌老高跷让他们代替青风去演出。

可上次长歌这帮老艺人们早就和镇领导们闹的不愉快了,不管是汪洪庆怎么劝都不参与这次表演赛。

最后汪洪庆没有办法了,就找了当时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会头,老会头出面也没有改变这帮人的主意,最后老会头一生气直接点了郭银邦这帮小子的将,将刚练了一年多的第四代拍了上去。

并且找了几位老师傅跟着,也是为了给津城争光长脸,这帮老师傅临时决定拿出《摇橹捕凤》来表演。然而郭银邦、李江河根本就没学过这个场面。

老师傅们有办法,让他们听指挥,看手势,又在临近表演赛的时候突袭特训了几天,终于是在表演赛当天表演了一整出的《摇橹捕凤》场面。

整个场面算下来,一共是三个半小时,对表演者的体力是极大的考验,还要郭银邦、李江河等人都是年轻的小伙子,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,不过三个半小时下来也是累的不行。

“当时因为临时特训的缘故,动作上,衔接上都不怎么好,就拿了个第三名,第一名的是燕京的舞狮,第二名的是河北背搁,第三名就是咱们的《摇橹捕凤》。我估计评委打分的时候,也就是看着咱演的时间长卖力气才给了个第三。”汪洪庆将以前的事情简单讲述了一遍,听的尚君、赵雷、陈晨三人直呼过瘾。

这是他们从来没有听过的,今天能听到这些旧事也算是来值了。

“哦,原来是那次啊,不提起来我还不来气,一提起来我现在还气的肝疼!”汪洪桐摇着秃头很是气不过。

“你气什么气,你都罢演了你还气,该气的是当时的镇领导和老会头。你跑没影了,我们可都倒霉了,挨了那一顿训!”孙胜平瞅着汪洪桐的大秃脑袋,恨起来恨不得给他来一下。

当时闹的最凶的就是汪洪桐,闹完事儿后就带着几个人躲了出去,郭金桥也是其中之一,几个人去了冀州玩了一圈回来。

而孙胜平、文铁友等人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,被老会头是一顿输出弄的脸红脖子粗的,好长时间没有给几个人好脸色。

他们也是硬顶着老会头和汪洪庆的怒火扛了下来,就是不去表演。

他们心里都过不去那个坎,凭什么青风就可以去表演,他们就不行。青风撂挑子了想起他们来了。

人争一口气,佛争一炷香,不吃馒头争口气,就是不去。

等汪洪桐和郭金桥等人玩了一圈回来后,表演赛也结束了,再找他们算账也没有什么意思了。

都是孙胜平和文铁友几人扛下了所有,最后汪洪桐和郭金桥摆了酒给几人赔罪才平息了众人怒火。

今天提起这件事情来,孙胜平想起来还是来气,汪洪桐还好意思说。

“嘿嘿,当时让你和我们一起去,你又不去怪谁。”汪洪桐嘿嘿坏笑着。

“当时二爷的唾沫星子直往脸上喷啊,好么到家一闻脸上都是大粪味儿。”文铁友抹了一把脸看着汪洪庆。

“我还是骂你骂的少。”汪洪庆笑骂。

“小桥,你可以把银邦找过来问问,他应该记得当时的情况,当时他年岁小。”林木同没有参与进几位的互损环节,看着郭金桥一板一眼。

“行,林爷,我这就给我们老伯打电话。”郭金桥刚拿起电话,邵金铃就从厨房里端着面条出来了。

“金桥啊,你问问老伯吃没吃饭,要是没吃赶紧过来吃面条。”邵金铃将面条放下,招呼众人吃饭:“赶紧的,你们先吃,不吃面条就坨了。”

“赶紧的,吃饭去,吃饭去,赶紧过去坐,我打完电话就过去。”郭金桥拨通了电话,挥手招呼着众人。

汪洪桐等人也没有和他客气,直接就走到餐桌边围着坐了下来,郭金桥打完电话也招呼着尚君、赵雷、陈晨三人赶紧坐下。

“银邦来不来?”汪洪桐端着大面碗,看着郭金桥询问。

“他吃完了,说一会儿忙完了就过来。听说你们也在这,告诉我了千万不能放你们走。”郭金桥接过邵金铃递过来的面碗。

“嚯,还要把我们扣下,胆肥了他是。”汪洪庆一边夹着菜码一边调笑。

“可不,一会儿二爷给他减减肥呀。”郭金桥呵呵一笑。

这是赵雷和陈晨第二次在郭金桥家吃面条,而尚君则是第一次过来,看着还有些拘谨。

郭金桥拿着筷子给尚君夹菜:“尚老师喜欢吃嘛自己夹,咱到家了别拘束,今天就是家常饭别介意。”

“好么,这就够好的了,三鲜卤子这算捞面席上最高规格的卤子了吧,我今天得好好尝尝老嫂子的手艺,看着……嘿……真不错。”尚君也没有再扭捏开始往自己碗里夹菜。

“对嘛,来了就是到家了,尚老师你看看我们,我们就不拘谨,该吃吃该喝喝。”孙胜平舀了一大勺三鲜卤子浇在面碗里的菜码上。

“没错,别拘束,金玲打卤子挺香了,多和点不太咸。”汪洪庆也招呼着。

津城捞面讲究先在面上码上菜码,然后再将卤子浇到菜码上,最后用筷子拌匀,筷子夹起面条连带菜码一起送入口中,卤子酱汁包裹着面条和菜码,一口下去满口留香,菜味、卤味、面味混合为一体。

尤其是三鲜卤,个大饱满的虾仁鲜嫩弹牙,五花三层的五花肉蕴含着丰富油脂,泡发后的干香菇散发的香气与有嚼劲的口感,黄花菜的鲜,东北秋木耳的脆,五香豆腐干的香,再配合上虾油与虾汤为基底的粘稠汤汁。

这一口下去就听到饭桌上只有吸溜面条的声音,没有人在说话了。这或许就是对邵金铃这位厨师的最高赞誉,今天的食客在心里都给她点上了一个大大的赞。

面条很快就吃完了,邵金铃笑着看向众人询问:“怎么样啊这卤子?”

“好!”众人都给出了中肯的评价。

“好吃就行,吃完了接着去喝茶吧,我收拾就行。”邵金铃看着所有人都放下了碗筷。

“我也帮忙收拾。”赵雷和陈晨站起来,也一起帮着收拾碗筷。

“你们哥俩别帮忙,跟着一块喝茶聊正事儿去,我一会儿就收拾完。”邵金铃将两个人又赶回了茶桌边。

吃饱了喝点茶水灌灌缝,一边品茶一边等着郭银邦的到来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